南京股票配资 时报观察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
发布日期:2025-01-24 12:32 点击次数:72
南京股票配资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近日,经中央金融委员会审议同意,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协同构建完善全国社保基金、保险、年金、理财等“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打通卡点堵点,充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源头活水。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发挥好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政策有部署,投资者有期待。近几年来,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取得了部分成效。截至2024年8月底,权益类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14.5万亿元,较2019年初增长1倍以上,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从17%提升至22.2%。然而,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依然突出,长周期考核机制、制度衔接等方面仍有待完善。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中长期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更显迫切。
坚持问题导向方能破解难题,《方案》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既提高资金“愿意来”的积极性,又设计资金“留得住”的制度框架,还全力营造资金“发展得好”的生态格局。
更大力度培育机构投资者,完善“长钱更多”的制度环境,让更多的中长期资金“愿意来”。要着力壮大社保基金、保险、年金、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队伍,拓展其资金运用舞台,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丰富中长期资金可投资产类别,提升长期投资灵活度,为更多有意愿、有实力的“长钱”敞开入市的渠道。
用好考核指挥棒,强化“长钱更长”的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中长期资金“留得住”。目前长期资金投资绩效考核周期多以中短期为主,机构投资者面对考核目标和业绩排名压力不得不寻求短期的投资收益,导致长期投资理念很难得到真正落实。只有从考核端建立更长期的业绩导向,才能纠偏机构投资者的短视行为,引导其做坚定的长期投资者、价值投资者。
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培育“回报更优”的市场文化,让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发展得好”。提高资本市场的可投性是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去年以来,监管部门从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业绩、增强投资者回报以及推动并购重组等多方面提升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突出全链条监管,从严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吸引中长期资金参与优质企业的成长,未来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以促进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全面强化。
当前资本市场“长钱长投”政策体系陆续完善,一二级市场中长期资金投资矩阵日渐形成。可以预期,随着实施层面落地开花南京股票配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将深入人心,中长期资金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投融资两端发展更为平衡、资本市场功能更好发挥的新局面将早日形成。